首页

大连上校女王视频在线看

时间:2025-05-22 17:12:21 作者: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跑出“加速度” 浙江成重要“交汇点” 浏览量:85542

  中新网漳州10月19日电 (沈毅玲 陶佳乐)10月19日,2024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闽台文化与传播研讨会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闽南师范大学举行开幕式。

  本届论坛以“数字出版教育创新与闽台文化融合发展”为主题,两岸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两岸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研究”、“数字出版技术创新与应用”、“两岸中华文化传承研究”、“两岸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等论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两岸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构建传媒新质生产力出谋划策。

开幕式会场。卢必强 摄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顺兴在开幕式上指出,出版产业在人类文明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工智能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两岸的融合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能够更好地表达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推进两岸统一。他表示,论坛探索两岸的出版产业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新路,为推动两岸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两岸融合故事作出重要贡献。

  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在致辞中表示,在AI时代召开这个会议,对媒体转型与数字传播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他以《AI与数字传播人才培育》为题,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目前AI的产业生态作了梳理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工具很好地助力了文化传播,如何让AI工具更好地服务人的理念与创意是未来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

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主旨发言。杨建菁 摄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主任任瑞娟教授指出,AI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AI在内容生成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技术层面的应对经验。

  台湾城邦出版集团总经理林福益则基于市场调查数据,以丰富的数字出版实践提出重视阅读社区的扩散力、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触媒与满足、以IP创造多元的出版意向等出版转型方案。

  福建理工大学教授蔡鸿滨、香光庄严杂志许雅晴、闽江学院教授王念祖、闽南师范大学教授万丽慧、上海大学博士张劼圻等分别从“两岸社会文化传播互动的再观念化”、“台湾佛教的数字化概介”、“两岸融合背景下‘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应用的短板与对策”、“数字时代的大学出版社”、“从旁观到涵泳——关于数字时代沉浸式阅读的思考”表达了观点。

闽江学院台籍教师王念祖教授主旨分享。卢必强 摄

  分论坛活动于当天下午在漳州市长泰区龙人书院举行。分论坛分别以“数字出版与影视”、“闽台文化与传播”、“新媒体与青年文化”为主题,对两岸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了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闽南师范大学主办,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传播研究中心、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共同承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郑州老厂区焕新生迎来“打卡”潮

台风“桃芝”已减弱停编 台风“天兔”趋向台湾岛南部沿海

三是注重跟踪问效。扎实开展2023年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定期调度资金支付进度和项目实施情况,会同行业部门及时提醒督促重点省份,推动衔接资金尽早发挥效益。

开创发展新局 2024年双汇业务暨职工代表大会在漯河举行

“我们村有山有水,位置优越,是个创业的好地方。”李向阳是双一村人,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家具生产企业。2024年5月,“闲不住”的他与朋友一起回村,开启了二次创业路。

北京开通新文旅观光巴士线路 从鸟巢出发将地标“串珠成链”

10月11日,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精彩表演吸引来宾。在现场,赫哲文化遗产保护大数据平台、赫哲族服饰变装平台、赫哲族村镇360度数字漫游平台、赫哲族原始村落虚拟漫游平台、非遗项目展馆地幕互动展示平台、历史长卷数字触控展示平台和VR技术渔猎体验平台等多种现代数字媒介技术与赫哲非遗项目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据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鼎仁介绍,同江市的非遗项目已达上百项,通过在非遗展示馆的展示展演,可以让更多观众感受具有北方渔猎民族特色的赫哲族非遗的独特魅力。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交通项目投资额比2023年增加16%,目前各项工程推进顺利,一季度能够完成100亿元的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